一个自卑的年轻人求解的故事。以书中的话将书中的故事简要的讲了一遍。
你的不幸是自己的选择
年轻人为了驳斥大师“人人都可以改变”的观点,描述了一个例子,受过虐待的朋友闭门不出,迈出大门就会心悸不已、手脚发抖。
大师说,弗洛伊德认为过去受过的伤是现在不幸的罪魁祸首。但找到原因毫无用处。心理创伤是捏造出的手段,朋友是不想到外面去才制造出的不安情绪,这是不同于佛洛依德的目的论。
“什么!”年轻人感到惊讶,“这种观点绝不可接受。”
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,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————所谓的心理创伤————而痛苦,实际上,我们会从中发现符合我们目的的因素。
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经历本身,而是赋予他的意义。
闭门不出会把父母的关注集于一身,出门会沦为无人关注的大多数,成为逊色与人的平庸之辈,这是为不出门制造的不安和恐惧。
愤怒也是为了避免麻烦的沟通选择的快捷方式。而非受情绪支配而大发雷霆。如正在怒斥子女的父母在接到上司电话时,便可快速转换情绪,挂掉电话又可勃然变色。
所以心理创伤不过是不想改变的借口。
年轻人和大师之间又展开了对话。“既然这么说的话,那么我也可以变成马云那样的人吧?”“如果就目前来说,恐怕比较困难。为什么想要变成别人呢?”“因为变成那样的人比较幸福。”
人应该悦纳目前的自己,你之所以想要变成别人,是因为只一味关注被给予了什么,不该这样,而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“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”上。
你现在之所以感到不幸,是因为亲手选择了不幸。
无人想作恶,所有的“恶”都是利己的“善”。无论是多“不幸”的选择,对你而言都是一种“善”。
人在 10 岁之前受环境影响或许无意识的选择了现在的生活方式,但之后是否要改变都在于你自己。
保持现在的我,就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对眼前的事情进行推测,可是如果选择了新的生活方式,未来就难以预测,选择现在的生活显然更轻松。
改变和选择,需要勇气。
假如我怎样怎样,也会怎样怎样,都是为了不做改变而保留下来的借口。从而避免改变后可能带来的失败。
面对应该去做这一简单的问题,却不断扯出各种不能做的理由,将人生变得复杂而难以获得幸福。
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,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。决定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。
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
年轻人带着怀疑又来了。“既然什么都可以用目的论解释,那我讨厌自己的目的是什么!”
“自卑”的人,因为只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所以讨厌自己。
因为下定了“不要喜欢自己的”的决心,所以才会只看到自己的缺点。因为不去喜欢自己对自己而言是一种“善”。
因为太害怕被他人讨厌、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,那么只要变成一个只看自己缺点、极其厌恶自我、尽量不涉入人际关系的人就可以了。
讨厌自己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在他人的关系中受伤,为避免受到轻视、受伤找些如脸红恐惧症的毛病做为借口。
想要治好这些毛病,只能先树立起向前迈进的勇气,否则一旦失败,治好的毛病又会复发。
“想要消除烦恼,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”,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。
困扰我们自卑感的不是“客观性的事实”而是“主观性的解释”,对身高的自卑是来自与他人的比较带来的心理感受,我们不能改变客观事实,但可以改变主观解释。
人人都有自卑感。人作为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,并且人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状态,继而就有了普遍欲求,称为“追求优越性”——“希望进步”、“追求理想状态”。
人都处于追求优越性这一希望进步的状态中,树立某些理想或目标位置奋斗,同时对于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。
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,都不是病态,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、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。
但是有些人无法认清“情况可以通过现实的努力而改变”这一事实,根本没有向前迈进的勇气,什么都不做就断定自己不行或是现实无法改变,从而进入自卑情结。
自卑情结和自卑感是不同的东西。
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坏事,如虽然对学历抱有自卑感,但如因此,下定“所以要付出加倍努力”的决心,反而成了好事,而自卑情结是把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,“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”,大肆宣扬“因为 B 所以才做不到 A”。虽然这种话中存在着某种社会现实,但抱着这种想法,就不是不能成功而是不想成功了。
“我因为学历低,所以才无法成功。”反过来说就是“只要有高学历,我也可以获得成功。”,甚至还会用“现在的我只不过是被学历低这个因素所埋没,真正的我其实非常优秀。”之类的话暗示自己的能力。同样,自卑的人还会有宣扬优越的优越情结、通过不断夸耀其不幸来彰显“优势”这种把自卑感尖锐化来实现异常优越感的模式。
追求优越性并不是尽力超越他人,这种“踩着别人往上升”的印象模式,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,而是自己不断超前迈进。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,而是来自于“理想的自己”的比较,人生不是竞争。
“因为人和人直接存在差异,我们无论如何都避免不了将自己与他人比较吧?”“没有完全一样的人,每个人之间都有差异,但我们虽然不同,但却平等。”
把所有的人当作平等的人,当作伙伴,而不是竞争对手,不是敌人,不拿自己和别人比较,从而不会产生“优于这个、输于那个”的想法。从竞争的怪圈中解放出来,就再没有比较战胜任何人,就能摆脱或许会输的恐惧心理。
把他人当成敌人是因为勇气受挫在逃避人生的课题。
人通过直面“工作课题”、“交友课题”、“爱的课题”来完成自立、与社会和谐相处两个目标。
将他人当作敌人正是不想面对这三个层面的人际关系。甚至会为回避人生课题设立借口,捏造他人的缺点,称之为人生的谎言。用目的论来说,为了要讨厌别人,才会只发现他人的缺点。
当然难以维持的关系可以一刀斩断。
这种逃避依然还是勇气的问题。
让干涉你的人见鬼
大师说讨论勇气,就要讨论自由,带着有关自由的疑问,年轻人又回来了。“自由是什么,金钱自由之外还有人际关系上的不自由。无论是没有称得上知己的朋友、不得不和讨厌的人交往。如果能从烦琐的人际关系中解脱出来,就自由了。”
“那到底是什么剥夺了我们的自由呢?”大师问道。
“如父母这种无法斩断的人际关系中不可无视的父母意愿,这种感情很复杂,虽然不情愿,但如果达成意愿,获得父母认可也会感到心安吧。”
阿德勒心理学否认寻求他人的认可,否认认可欲求,根本没必要被别人认可,也不要去寻求认可。
“为什么要寻求别人的认可?”大师问。“得到别人的认可,才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,通过别人的认可,能够消除自卑感。”
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,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,也就是舍弃真实的自我,活在别人的人生中。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,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。所以当别人的言行不符合你的想法时,也不要发怒,因为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。
想要取得别人认可的时候,几乎所有人都会采取“满足别人的期待”这一手段,这其实都是受“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”这种赏罚教育的影响。如,如果工作的主要目标变成了“满足别人的期待”,那就会一味在意别人的视线、害怕别人的评价。
但这也不意味着要做一个人性自私的人。阿德勒主张课题分离。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。对事情分清这是谁的课题,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,不干涉他人的课题。
判断这是谁的课题很简单,只需要考虑一下“某种选择带来的后果由谁来承担?”如向你们推荐这本书是我的课题,接不接受是你们的课题。如孩子选择不学习,那么成绩不好、无法上好学校这个后果的最终承担者是孩子而不是父母。
“不!这根本不对!告诫孩子必须好好学习是为孩子着想!这是为孩子着想!而不是妄加干涉!!”年轻人大声驳斥。
“对,为孩子着想总会被说,但父母的行为有时候很明显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————面子、虚荣或是支配欲。”
“所以要放任不管吗?”年轻人又问道。
阿德勒并不推崇放任主义,而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,在他想要学习时给予帮助。又如接受心理辅导的人下什么决心、是否改变生活方式,都是被辅导者的课题,辅导者不能加以干涉,辅导者要做的只是全力加以援助。可以把马带到水边,但不能强迫其喝水。
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。
同样,别人如何看到自己,那都是对方的课题,而不是自己的课题。
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入口,“羁绊”是受回报思想束缚的人际关系,对这种盘综复杂的人际关系,无法使用普通方法解开,必须用课题分离将其切开,如亚历山大切开尔迪奥斯绳结。人际关系保持适度的距离很重要。
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,以至于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,是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。
你或许会问,“那就是说要以自我为中心任性的活着吗?”
但恰恰相反,课题分离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,干涉别人的课题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。
自由就是被人讨厌,不要害怕被讨厌。不畏惧讨厌而勇往直前,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。
“不想被人讨厌”是你的课题,“是否讨厌你”确实别人的课题。
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含“被讨厌的勇气”。
被讨厌的勇气
“上次差点就被骗了。课题分离的想法的确有用,可那样不就是一种非常孤独的生活方式吗?分离课题、减轻人际负担不就意味着要失去与他人的联系吗!”年轻人很不高兴的回来了。“呵,我终于知道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是什么意思了,是引导人走向孤立的个人主义学问。”
个体心理学并不是这个意思,个体是不可分割的意思,即人是最小单元,不存在精神和身体、理性和感性、无意识和有意识这种二次分割。正如对他人大发雷霆时,是你选择了勃然大怒而非感情这一独立存在。
课题分离不是为了引导人走向孤立,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,人际关系的终点是“共同体感觉”。
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“自己有位置”的状态,就叫共同体感觉。
阿德勒认为共同体不止包含家庭、学校、单位、地域或社会,还包括国家或人类等一切存在,甚至还包括过去、未来、生物、非生物。
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指标。
认可欲的实质————他人如何关注自己、如何评价自己?又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欲求?受这种认可欲求束缚的人看似在看着他人,但实际上眼里却只有自己,失去了对他人的关心,而只关心“我”。
要理解共同体感觉要把对自己的执着变为对他人的关心。
每个人都一定属于一个共同体。从公司退休的人,只不过从公司这个小的共同体中被分离出来而已,还输于别的共同体。我们属于家庭、学校、企业、地域社会、国家等。哪怕是没有工作、没有结婚、没有朋友,逃避所有人生课题的人也属于一个共同体。
假定学生只能看到学校这个共同体,一旦遇到某些麻烦————交不到朋友、功课不好等,就无法产生“可以在这里”的归属感,如果认为学校是一切,那么就会躲到更小的共同体家庭中不愿出来,通过这种感觉获得某种归属感。
可在学校外面还有更多、更大的共同体,如果学校中没有我的位置,还可以从学校外面找到位置。
“那么如何从课题分离这种划清界限的方式中建立人际关系,最终形成可以在这里的共同体感觉呢?”年轻人问道。
问题的本质是课题分离如何带来相互协调与合作的关系。这里就要提到横向关系了。
在横向关系中,批评和表扬都是不可取的。表扬这种行为含有“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作的评价”,表扬或是批评都是为了操纵。
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,也是虽不同但平等的体现。
建立起横向关系后就不会再有干涉,而需要做一些援助。
在了解了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这个基础上,再去考虑能做的事情,就不能居高临下的命令其学习而是努力帮助他建立“自己能够学习”的自信和提高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。
阿德勒将这种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为鼓励,这种援助,帮人获得直面课题的勇气。
“谢谢”“帮了大忙”“我很高兴”表达感谢和传递真实的喜悦的方式就是基于横向关系的鼓励法。这种方法不包含评价。
人在体会到我对“共同体”有用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其价值,在感受到其自己价值的时候才会获得勇气。
存在既有价值。
从理想形象的 100 分中一点点的扣分,正是评价的想法。如果不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,而是从零点出发,就能够对存在本身感到感谢。
横向关系和纵向关系只能选择一个,如果你与某人建立了纵向关系,那你就会不自觉地从“纵向”去把握所有的人际关系。纵使在公司组织中,职责差异自然存在,并不是说将任何人都变成朋友或像对待朋友一样去对待任何人,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的应用主张。察言观色是逃避责任的不负责的纵向关系行为,假设你按照上司的指示做,工作以失败告终,那么责任当然是上司的。不,这是人生谎言,你有拒绝和提出其他办法的余地,这是为了逃避人际关系矛盾,逃避责任的谎言。
活在当下
建立共同体感觉要把对自己的执着转换成对他人个关心。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:自我接纳、他者信赖、他者贡献。
自我接纳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的接受做不到的自己,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努力,而不是对自己撒谎,不做虚假的自我肯定。
如课题分离一样,分清“能够改变的”和“不能改变的”。接受不能改变的事物,接受现实的“我”,关于那些可以改变的,拿出改变的勇气。
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不应该是信用,而应该是信赖。也就是无条件地相信别人。无条件地信赖别人也许会遭到背叛但是,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,那是他人的课题。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。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深厚的关系。
赚钱是工作的一个重大要素,但我们通过劳动来实现他者贡献、参与共同体、体会“我对他人有用”,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。
人只有在能够感受到“我对别人有用”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,但这种贡献可以通过看不见的形式实现,只要有“对别人有用”的主观感受,即贡献感即可。
“可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就能感到幸福了吗?不成就一番名垂后世的大事业或者不证明我是独一无二的我的话,就不可能真正幸福。”年轻人辩解道。
人的确有“优越性追求”这一普遍欲求,希望特别优秀的愿望无法实现时,就会转入希望特别差劲,无论是希望特别优秀还是特别差劲其目的都是为了引起他人注意,陷入不良行为的孩子属于“廉价的优越性追求”。
无法接受“普通的自己”在特别优秀的梦破碎后便非常极端想转为“特别差劲”。阿德勒心理学非常重视“甘于平凡的勇气”。自我接纳就是中间重要的一步。
“不!人生需要远大的理想和目标。”年轻人反驳道。
人可以登山,却不只是为了到达山顶,为遥远的将来设定一个目标,并认为现在是其准备阶段,一直想着“真正想做的是这样的事情,等时机到了就去做”,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,只要在拖延人生就会毫无进展。没有目标也无妨,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,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,犹如在聚光灯下跳舞,跳舞本身就是目的,站在强烈的聚光灯下,看不起过去也看不清未来,认真的活在此时此刻。